有女馬靜芳者,祖籍潮州。其父輩南下經商,數載經營,家道興旺,待丁卯年馬靜芳出生時已位列柬埔寨四大米商之一。是故,馬靜芳少時,家中仆從成群,每出必車馬隨行。然馬家遵傳統家訓,馬父對女管束甚嚴,而馬靜芳又性喜自由不羈,厭封建束縛,偶遇進步青年、讀進步書籍并受感化,毅然棄其父為之安排赴法學習之途,借探兄之名,假道香港歸國,還粵后入嶺南學院習農學。歸國前,馬靜芳曾言之于母曰:“吾求學歸國,翌年當歸而探望。”孰料,此一別竟為永遠,畢生之憾也!
時鴨綠江畔硝煙彌漫,馬靜芳與同學欲棄文從戎,甘以青春熱血換家國太平,恰王震將軍初平新疆,百廢待興,請于黨中央曰:“人盡其才,是為愛國,知識人才為西北所需,請使往!”故,馬靜芳與同學轉東北而往西北。
正西北初定,國家財政緊張,缺口甚巨,馬靜芳以隨身之飾物相獻,或有勸之留一二為紀念,馬靜芳曰:“許身于國,金玉何足貴!”輒獻之。
由是,“富賈千金”拆墻運土,挖煤墾田,無怨無悔。壬辰年,馬靜芳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,組織安排其往八一農學院(現新疆農業大學)習畜牧獸醫專業,其刻苦鉆研而成績優秀,又幸遇志同道合之佳偶。畢業后,因馬靜芳為歸僑,可自選工作之地區,其與夫申請共赴條件艱苦之南疆,作阿克蘇農一師(現一師)畜牧所獸醫。
馬靜芳嘗言:“畜亦如人,病當精心醫之。”施醫時,其不避污穢,必親力親為。馬靜芳曾為馬所傷、為畜所咬,亦曾感染布魯氏桿菌病而至終生之患,如是種種皆以醫畜病為先。馬靜芳一心工作,常無暇顧及子女,其夫則照應家庭、默默支持,使無后顧之憂。夫婦相濡以沫,相守大半世紀。
馬靜芳奉獻新疆畜牧業數十載,五十五歲入中國共產黨,近花甲入基層調研羔羊痢疾防治、進和田展開布魯氏桿菌病考察、上海拔三千米牧場檢查非甲非乙型肝炎。科研成果累累,榮譽等身,然其猶謙曰:“吾所干甚多,然成績甚少,所幸為國獻身之心未嘗動搖,當盡吾余生砥礪前行!”
靜女其姝,不貴以百萬資財,而貴以獻身事業,為黨為國,其德馥郁,芳及后人。